第(2/3)页 他身为左相,百官之首表了态,其余官员也都纷纷表态,狠狠打回去。再次启用平江侯,搁置内部矛盾,一致对外。 政事堂统一了意见,后续只需要说服建始帝。 谢长陵拉着于照安,又让人去将还在养病的杨尚书抬进宫里,大家一起面圣,用事实说服固执的天子。 当建始帝亲眼看见病得要死不活,连路都走不了的杨尚书,心头顿时咯噔了一下。 “怎就病成这样了。爱卿的病,真就药石无效吗?” “多谢陛下挂怀。太医说了,老臣的病只能靠养,或有好转的机会。老臣愧对陛下啊!老臣无能,西凉南下犯边,老臣却不能替陛下分忧,老臣该死!”杨尚书坐在凳子上,又是咳又是哭,老态龙钟,凄惨不已。 谢长陵陪着抹了两滴眼泪。 “陛下,为了剿灭逆贼楚王,杨大人殚精竭虑,呕心沥血。关键时刻,都是躺在病床上制作作战计划,靠着于相传达命令。这还是在南边,天气温暖,利于身体。西北干旱,风沙又大,杨大人这副身体,只怕撑不到目的地,就会……请陛下怜惜一二!” 左相都开口表态了,身为右相的于照安可不能当哑巴。 “陛下,没有人比臣更了解当初攻打楚王时,杨大人的难处。那真就是吊着最后一口气。若非楚王及时败亡,杨大人只怕当初已经……请陛下怜惜一二!” 不用讲大道理,不用分析战局如何。不用拿杨尚书跟平江侯做对比。 就杨尚书眼下的身体状况,连家门都出不了,进宫都是靠着仆人抬进来的。这种身体状况,根本无法胜任统帅一职,更别提取代平江侯。 其实,杨尚书最大的短板,他没去过西北。他虽然是兵部尚书,但他和西北边军基本没有直接打过交道。那帮目无王法,行事肆无忌惮的边军,根本不认可他这个兵部尚书。 唯有平江侯,当年就是在西北当兵,和西凉打过好几回,实打实用战功攒出来的威望跟资历,方能压得住那帮嚣张跋扈的边军将领。 “你们是在逼朕啊!”建始帝内心的愤怒都快要溢出来了。他恨不得抄起墙上的利刃,捅死眼前三人。 何其残忍的逼迫。 “陛下,大局为重。请陛下暂时搁置对平江侯的猜忌,战事要紧。等西凉退兵,再将平江侯召回京城也不迟。” “陛下,平江侯年事已高,打完西凉,臣估摸着他也没有多少年。那么大的年纪,理应回京养老。大不了,到时候臣亲自替陛下走一趟西北!”于照安也不知安的什么心,竟然主动揽下这破事。 建始帝闻言,眼前一亮,“于爱卿有心了。照你们的意思,眼下只能启用平江侯?” 第(2/3)页